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日前发布的《2015年闰秒公告》称,我国将在北京时间2015年7月1日的7时59分59秒和全球同步进行闰秒调整,届时会出现7:59:60的特殊现象。而上一次出现“闰秒”的时间,还要追溯到2012年7月1日。
当前,全球使用两种时间计量系统:基于地球自转的世界时和以原子振荡周期为基础的原子时。20世纪20年代,天文学家发现,地球自转速率并不是匀速的,季节性气流和洋流都会造成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而潮汐力引起的摩擦还会让地球自转长期减慢,大约100年后,地球上每天都要增加1.8毫秒。
毫秒级的差距虽然看着不起眼,但对航空航天、无线通信等对时间精度要求极高的领域却不是小事。于是,英国1948年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原子钟,取微观世界的铯原子两个超精细能级间跃迁辐射频率来定义时间,由于原子内部震荡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其精确度每天变化不超过千万分之一秒。1958年1月1日0时0分0秒,也被定义为原子时起点,时至今日,原子时和世界时已有68秒的“钟差”。
为了将两者统一起来,人们开始调节世界时。具体做法是,当两者“钟差”超过0.9秒时,人为将原子时增加一秒,使其和世界时更接近。1972年至今,每一到两年左右增加一次闰秒。
闰秒调整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准,全球同步。这次调整时间定在格林尼治时间2015年6月30日23时59分59秒,对应北京时间为2015年7月1日的7时59分59秒。
闰秒调整对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不会产生影响。到了闰秒调整这一天,由国家授时中心负责运行的我国时间基准系统将通过专用闰秒软件自动完成闰秒调整。国家授时中心长波、短波、低频时码、互联网、电话和时间戳服务等各类授时服务信号或信息的时间都将做相应闰秒调整。因此,全国所有接收国家授时中心发播的标准时间信号、标准时码信息的精密时间用户,都自动完成调整。普通民众的手机时间来自通信基站,会自动调整。一般手表需要对照电视台、电台手调,电波钟表可自动调整。
(原载于《文汇报》 2015-01-14 07版)